平语近人,触动心灵的信访语录

2020-06-23



平语近人,触动心灵的信访语录


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,郑板桥的这句诗充分体现了官与民的关系。习总书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,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他的治国语录接地气,抒民情,特别是他对信访工作作出的阐释,更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读来让人体会颇深。

习总书记在《摆脱贫困》一书中写到:“信访工作的首义,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,把心贴近人民。 在新形势下,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,打掉官气,主动上门,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,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。”

2007年9月5日,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强调,要牢固树立“情为民所系,权为民所用,利为民所谋”的思想,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,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沉下去,到信访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待群众,到信访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现场办公,推动工作重心下移,切实解决一批信访问题,为基层起好示范带头作用。

习总书记的这番话让我们明白了信访工作的实质,那就是要走近百姓。清朝康熙微服私访历来传为美谈,康熙年间,黄河连年泛滥,令其沿岸的老百姓苦不堪言,庄稼被水淹没,人民忍饥挨饿,康熙为了体恤民情,鼓励黄河沿岸的老百姓积极治河,所以静悄悄地多次下江南去巡视黄河的泛滥情况,沿途,了解了很多民情,倾听了老百姓真实的声音。

习总书记躬亲示范,2019年一年,他先后8次下基层考察,足迹遍布9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。“脱贫攻坚”“困难群众”成了他口中最常提到的关键词。习总书记多次表示,心中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。2020年,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将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习总书记在重庆、江西、内蒙古、甘肃以及河南等省份的考察中,均去了当地的扶贫工作重点地区考察。习总书记多次强调,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,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。

年逾古稀的老人,握住习总书记的手,激动地热泪盈眶。

天真无邪的孩子,投入习爷爷的怀抱笑得那么灿烂,那么幸福。

部队官兵,工厂的工人见到习总书记更增强了信心与力量。

因为他们深知,习总书记能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,见到他,就点燃了希望。

在提到信访工作方法时,习总书记2014年3月,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“把各种渠道的群众反映综合起来受理和解决,是一个好做法,既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,又要建立长效机制  

历史的天空中,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,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,给人力量、催人奋进。

有这样一个人,他离开已经整整50年了,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、永葆青春,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、血脉中。他就是焦裕禄!

习总书记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:“无论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,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、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,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、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,永远不会过时。”

深情的话语,深刻的阐释,在中原大地澎湃激荡。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焦裕禄,学习焦裕禄,以焦裕禄为镜子,以焦裕禄为标杆,书写着新时期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崭新篇章。

平语近人,习总书记的信访语录还有很多。他如说,也如是做!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。领会它的精神内涵,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祉!(外宣办 徐静)








分享